意義---生活,就應該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

每次經過定時有音樂表演的公共建築大廳,我經常被悠揚的樂聲吸引。受邀表演的音樂家都有一定水平,演奏的曲目或飛揚、或委婉,支支動人。但是我很少駐足欣賞,總是來去匆匆。不是趕著要完成工作,就是忙著為家人辦事。
總是很忙的我不曾仔細思考過,工作到底有什麼意義?
生活 就應該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
今天經過時剛好遇上表演時段,因為不趕時間,我終於能夠停下來欣賞。
鋼琴家和小提琴家搭配表演多首曲子,從宮崎駿卡通「龍貓」的配樂,日本的"雪之華"到西洋的"女人香",然後又從鄧麗君的"何日君再來"連接她多首組曲,最後在三首我不知名的探戈樂音中結束,贏得了滿堂觀眾喝采。
我半閉著眼睛欣賞完之後,腦中突然冒出了一句廣告詞"
「生活,就應該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。」
跟許多上班族一樣,我在職場工作多年總是行色匆匆。長年從事業務工作,我多半的時間都沒有待在辦公室。長時間在外面拜訪客戶,我總是會看到許多新奇事物。或許是裝潢精緻的咖啡廳,或許是聖誕節前的繽紛裝飾。
法蘭克很少留意這些事物,因為我的腦袋只想著業績這件事。
我甚至一度在想,如果我經過的某幢大樓倒塌,只要我沒被壓死,我還是要趕緊離開,繼續拚我的業績。大難不死,必有後福!我可能會有很好的業績。
為了興趣而工作 是很幸福的事
過去我很愛讀傳記。我每每在讀到達文西、愛迪生這些偉人傳記時,都難免心生羨慕。我很羨慕他們為了自己感興趣的事,一輩子都沉浸在興趣的追求當中,並且獲得很大的成就。即使是許多日本不知名的職業達人,也是如此。
一個人一輩子都能專心做自己愛做的工作,這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!
在聽到「龍貓」主題曲的時候,我想起卡通裡小女主角生活的鄉下景物,我由是也想起我小時候成長的鄉下生活。說實在話,當時在鄉下多半時間都很無聊,自己削竹枝做魚竿,或者黏報紙做風箏,自己要想辦法消耗時間。
如果你想不出要做什麼,只好去逛樹林繞河邊,看看花爬爬樹。
當你讀到這樣無聊的鄉下生活時,會不會覺得很奢侈?
是的!那些花費許多時間所做的無聊事,現在都成了美好的回憶。
當時我人在福中不知福,一心憧憬著滿是高樓霓虹燈的大都市。
穿著西裝皮鞋繫著領帶,看起來像個光鮮亮麗的都市人。努力工作打拚多年以後,我才知道隱藏在玻璃帷幕之後,還有人與人之間的鬥爭。不管內部鬥爭或者對外談判,其實我們在五花八門的工作中爭的只有一個字---錢。
這個字所代表的目標,也許就是我們工作唯一的意義所在。
幸好在這神聖又枯燥的目標之外,還有些許的人情滋潤我們。
時間花費在哪裡 就會得到什麼
耗費人生很長時間做許多事,多半都不是為了興趣。尤其面臨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無奈時,更是會減損工作僅存的一點樂趣。相較於達文西、愛迪生投注一生鑽研的興趣。職場工作者如果總是被動工作,何來樂趣可言呢?
你把時間花費在哪裡,你就會得到什麼。
或許,你得到的就是錢。更可能的是,也沒得到太多的錢。
文章看到這裡,你會不會又興起"社畜"的感慨?
如果你想避免這樣一路走完職場,只好再看看法蘭克老調重彈。
一. 尋找自己的興趣: 如果你還不是太老,職場後面的路還很遙遠,我想你應該停下來好好想想,自己的興趣到底是什麼?很多人都說自己的工作很無趣,但是當你問他對什麼事感興趣時,他自己其實也不知道。
如果達文西不知道自己對藝術科學有興趣,他不可能花一輩子搞這些事。如果愛迪生不知道自己對發明有興趣,他不可能會持之以恆。如果你連自己對什麼感興趣都不知道,你當然就只能隨波逐流。
讓自己對工作懷抱興趣
二. 追求自己的興趣: 也許你仔細思考之後,會發現自己其實對眼前的工作很有興趣,只不過因為某位狗眼主管或同事,讓你對工作感到厭倦。也可能你對從事的行業很有興趣,只不過你比較想做的是其他部門的工作。
你可以要求調單位,你也可以跳槽。或者,你也可以自己創業。
改變的目的只有一個: 讓自己對工作懷抱興趣。
對此法蘭克還有另外一個建議,不要跳到離你在學校所學,或是跟你眼前的經歷相差太大的行業。當然不是不可以,但是付出的代價會比較高。最大的風險是你成功轉換跑道,最後才發現新的工作更糟。
三. 培養業餘興趣: 如果你年紀已經不小,轉換跑道不是那麼容易。我建議你還是要找出自己的興趣,在工作之外的時間從事。你把時間花費在哪裡,你就會得到什麼。或許是工作之餘的調劑,也可能因此成功轉業。
並不是所有人一輩子都從事同一個行業,很多老闆都是在工作之餘發展出事業第二春,這樣的例子俯拾皆是,礙於篇幅,法蘭克不再這裡詳述。
人生苦短!三、四十年的職場生涯,往往一轉眼就過去。尤其如果你從事的是機械式的枯燥工作,你會感覺到時間的流逝,特別的快。工作的時間並沒有和我們的人生分開,工作花費的時間,也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。
生活,就應該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。
這樣的人生,才有意義。
法蘭克最後祝福你: 工作生活皆如意。
***進階管理專欄「管理成功心法」
延伸閱讀:
Frank .Tzeng
曾經擔任日商、德商及本土企業主管。縱橫職場跌跌撞撞三十年,有收穫,有成就,有失落,也有感傷。
希望自己的經驗,能夠對職場的朋友有所幫助,因而知道在工作上,應該避免的謬思,和值得努力的方向。